兴之所至——廖慧兰艺术作品展

兴之所至——廖慧兰艺术作品展

展览前言  自80年代开始,廖慧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三十多年。如果从50年代中期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求学阶段开始观察, 廖慧兰的艺术创作的确与新中国美术的大潮流重叠、并行。对于这一代的大部分艺术家来说,主动投入或被动选择,个人的趣味与主流审美意识所产生的对话,都是无法回避的“命运”。廖慧兰称得...

活动时间:2017年02月24日-2017年03月19日
活动地点:广东美术馆/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3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展览前言


  自80年代开始,廖慧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三十多年。如果从50年代中期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求学阶段开始观察, 廖慧兰的艺术创作的确与新中国美术的大潮流重叠、并行。对于这一代的大部分艺术家来说,主动投入或被动选择,个人的趣味与主流审美意识所产生的对话,都是无法回避的“命运”。廖慧兰称得上是一位在命题创作之外找寻个人创作乐趣的艺术家。


  在观察作为个案的廖慧兰雕塑创作的过程中,那些属于她个人积极、温暖、善意的气质,以及从学生时期到广美附中任教期间,她坚持不懈的人物肖像写生所积累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总是自然而然地从她富有温度的作品中穿透出来。美院版画系学习的背景,使得她对于雕塑艺术的叙事、构图、形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造型风格。对所塑造对象内在世界的洞察与想像,对不同人物的表现手法以及取舍提炼,文学性的描述方式和造型艺术的视觉手段两种语言彼此交织,令其作品纯厚稳健、韵味深邃、大气恢弘。


  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廖慧兰的艺术创作始终有着一条隐秘的“情动线”,勇敢质朴的南海渔妇、敦厚拙实的瑶胞青年、兼具诗人风采和思想家的犀利的黄遵宪、目光深邃的艺术家林风眠、雄姿英发的北伐英雄和抗日名将黄琪翔将军夫妇以及永恒缠绵的客家史话……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一草一木和万事万物都心存真情和真诚,对新事物和新思想保持开放的态度,使得廖慧兰的艺术富有情趣、细腻、饱满、畅朗的特质。已故著名艺术家赖少其先生曾如此评价廖慧兰:“版画艺术和文学、音乐的修养丰富了她的审美力和想象力。她是生长于中国的雕塑家,所创作的对象多是中国人,这就很自然地受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使中西艺术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高度的浑厚、朴实的艺术精品。”


  廖慧兰幼年受广东本土左派艺术的启蒙,六十年代学生时期受到来自全国的艺术精英如黄新波、胡一川、赖少其、廖冰兄、王肇民、徐坚白、陈秀娥、黎林、刘其敏、赵瑞樁等倡导的新中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得以走出国门接触西方古典及现当代的艺术,获得开阔眼界、溯源追流的机会,进一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教育家,廖慧兰承前启后,改革艺术教育,为岭南培养了众多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延续广州的城市文脉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以“兴之所至”为题,看似表达了进入古稀之年的艺术家 “游于艺”的轻松随性的创作态度,其实不然,这次展出廖慧兰三十多年来创作的一百多件雕塑、版画和素描作品,让我们真实地感受这位艺术家和教育家持之以恒地潜心勤奋、勇于创新的艺术生涯及心路历程。




艺术家简介


2017/02/58a506bb260295956.jpg

廖慧兰,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6年至1960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曾在广东幻灯制片厂担任美术编辑。1979年至200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任教,兼任专业教研室主任,雕塑教授;退休后从事雕塑创作。




人物雕塑



2017/02/58a506ca074e82783.jpg

在希望的田野上

50cm×19cm×33cm 铜 1992年



2017/02/58a506d9475626615.jpg

瑶胞阿桂

47cm×23cm×26cm 铁 1983年



2017/02/58a506ec41e5b4719.jpg

孙中山少年时代像

120cm×80cm×60cm 铜 1986年

现立于孙中山故居博物馆、台北国父纪念馆、

新加波南洋孙中山纪念堂、中山市少年宫



2017/02/58a506fc509b17358.jpg

梳妆中的渔家姑娘

75cm×50cm×45cm 铜 1991年



2017/02/58a507071d0399884.jpg

黄遵宪先生纪念像

60cm×75cm×40cm 汉白玉 1985年

梅州市博物馆收藏,现立于梅州市黄遵宪故居




2017/02/58a5071316c4f5046.jpg

中国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先生

88cm×79cm×58cm 铜 2007年

现立于北京中国致公党中央办公大楼



版画艺术和文学、音乐的修养丰富了她的审美力和想象力。她是生长于中国的雕塑家,所创作的对象多是中国人,这就很自然地受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使中西艺术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高度的浑厚、朴实的艺术精品。

——赖少其(著名艺术家)





城市雕塑



2017/02/58a50722ec6621801.jpg

叶剑英元帅像(合作)

450cm×200cm×350cm 铜 1986年

现立于梅州市嘉应大学广场




2017/02/58a5072f5e8004638.jpg

艺术家林风眠

160cm×120cm×120cm 铜 2011年

现立于梅州市“归读公园”




2017/02/58a50739beb934642.jpg

民俗学专家钟敬文纪念像

250cm×180cm×130cm 汉白玉 2005年

现立于海丰钟敬文公园




2017/02/58a50744882ad7593.jpg

乡村放映员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