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艺术家:潘鹤、尹国良、陈金章、郭绍纲、潘绍棠、曹崇恩、胡钜湛、梁明诚、蔡克振、曹国昌(排名不分先后)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承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劲堃工程实施:广州美术学院中...
活动机构:广州美术学院
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4日-2018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3 学员
大德化人——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第一阶段汇报展
艺术家:潘鹤、尹国良、陈金章、郭绍纲、潘绍棠、曹崇恩、胡钜湛、梁明诚、蔡克振、曹国昌(排名不分先后)
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劲堃
工程实施: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
工程策划和主持人:梁江
项目统筹:许珍
项目助理:侯俞伊、王琳
展览组织:胡斌
展览负责:何小特、许珍
展览实施:吴文洁
文字整理:许珍、王琳、侯俞伊
前言
口述史虽然是近一二十年才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其实历史很久远。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中国史家司马迁等都用过这一方法。我国上世纪50 年代的“新四史”(家史、厂史、社史、村史)也经常用社会调查和口述史方法获取资料。近年来为了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各领域学者更重视这一手段。口述史通过调查与访问,以笔记、录音、摄影等手段记录当事人或目击者的经历或记忆,使翔实的史实资料得以保存和整理,作为当今史学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当代美术事业发展,凸显出近现代美术研究的重要性。史料、文献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推动学术更快发展。广东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变革潮流的引领者,丰厚的学术资源有待发掘。今日广东,美术界德劭年高的长辈们仍老骥伏枥,继续为艺术事业作贡献。以口述史方式尽早、尽快、尽可能全面地把他们第一手的鲜活资料保留下来,是当今美术界极具价值又十分急迫的事项。
按照规划,今年推动的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是整个广东美术界口述史系统工程的首期项目。工程从广州美术学院做起,逐步推展至全省及各地市美术机构。广州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此项工程的开展。项目由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牵头实施,第一阶段工作已见成效,希望通过汇报展听取各方意见,把下一步工作做得更好。
大德化人是中华文化一个悠久而高尚的传统。在《礼记·中庸》《孟子》这些古代典籍中,我们常会看到“大德”一类论述。德行高尚者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这也是广州美术学院校训“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依据。
此项展事开幕之际,适逢2018重阳节和敬老节来临。美术园圃繁花硕果,后学晚生们,藉此略表对于众多美术界长者前辈的景仰和感谢之情。
李劲堃
2018年10月11日
艺术家访谈摘录
潘鹤
按部就班学习成功比例很低
艺术怎么学?艺术根本没得学的。当然,技术可以学,比如怎么画画,怎么用笔。但艺术不是那回事,艺术是很综合的东西,实际就是一种抒发,心境的抒发就变成个人的形象。什么叫做唯一,艺术就是唯一,但是美术学院教的是技术,不是艺术。追求艺术首先要有爱好,有了爱好之后才会去自学。所以成功人士多半是自学成才,为什么呢?就是独立的问题。按部就班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只是比例很低。但是自学爱好成功的比例就比较大。
艰苦岁月
潘鹤
40×36×46 cm
玻璃钢
陈金章
谈创作:没有感受不能画画
有一次我们到了太行山,那里山楂刚刚丰收,家家户户都在切山楂。我以前知道山楂是可以做药材的,我就问那些农民:“你这个山楂有什么用?”他说:“很高兴,今年山楂丰收,我们有饭吃了!因为太行山没法种粮食,我们就拿山楂去换米回来,一斤山楂可以换两斤半米,今年山楂丰收,我们有饭吃了。”听他这样讲我就很感动,后来我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大的山楂树?”他说有,500年的都有,他们带我去看,回来我就创作了一幅画《山楂红了》,现在还在我家里面放着。心中有感觉才能够创作,假如当时农民没有这样讲,没有触动到我,我不会想到画山楂。没有感受不能画画,所以很多画我都是因为有感受才画出来的。
春回大地
陈金章
145×90 cm
水墨设色
潘绍棠
始终喜爱现实主义
我觉得现在的美术受现代思潮的影响,很多人就走这些东西,我不太喜欢,我还是喜欢表现丰富多彩生活的现实主义的作品。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我不喜欢花样很多的,变形很复杂的,我个人是不喜欢,也不搞的。
先驱者
潘绍棠
77×33×107 cm
胡钜湛
如何走上艺术道路?
我从小到大都是在玩的,画画也是在玩的。我感觉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跟现在不一样,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喜欢玩,现在是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做,现在的要求太多。那个年代小孩都是在玩,那个鱼、那个风景也是玩出来的。怎么让它们动起来,就要有想象,这个不容易。在开平一中的时候,胡根天是我的老师。我那个时候,在学习这个阶段,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说,我们都是自己动手动脚,自己在那里玩。我好多画都是动手实践出来的。如果搞不清楚、讲不清楚就动起来,慢慢就能感觉到是这么回事。后来才学会画画的,这整个过程我都是玩过来的。
(胡赤骏补充)他说的意思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只有在真实的生活里面玩,才有那种体验。他画风景、画鱼,都是在玩。他的意思就是说要接触真实的生活。
海练
胡钜湛
1973年
120×300 cm
布面油画
蔡克振
留学越南学习漆画
(1963年经过推荐和考核,中国文化部选派蔡克振与朱济前往越南河内美术学院研究越南磨漆画,1966年学成归国)
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漆艺的工艺很厉害,但是现在我们还比不上日本,日本的工艺比我们还做得细。但是我们漆画有时候也不需要那么细,漆画可以放开一点。周总理那时候看到的问题主要就是说,为什么越南人把漆艺能够用到表现人民的生活,表现主题的方面。而我们中国就做一些瓶瓶罐罐的。周总理的角度就是说,漆画也应该是很好的发展,表现人民的生活,表现感情,跟我们中国就不同了,距离他拉开了,所以我为什么要去学,就是学这个,我不是光学怎么做。
我觉得这三年对我一生里讲很重要,到现在我越南的情节还是很浓,还不能够忘记,因为这三年我在那里确实跟我老师学了很多东西。
报春
蔡克振
1978年
91×181 cm
木板漆画
尹国良
素描很重要
我就觉得素描就是基础,不管你干哪一行,必须把素描作一个扎实的东西。所以我就坚决地办这个东西,就是每年要进行素描大展。就觉得我把这个抓牢,哪个系都垮不掉,它就会使得学生在根基上,你即使是搞设计这个也对他绝对没什么坏处,绝对有好处,至于国、油、版来说,这个都是有好处的。
“泉”
尹国良
1977年
110×117 cm
布面油画
郭绍纲
艺术家与教育家的双重身份认同
现在有些人像我们这个行业里面,自己有那么一点技术就觉得了不起,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很多这种不平等的造成艺术上的一种进取心的失落,就觉得自己很特殊。虽然我现在退下来了,但是我关注“人”,就是从教育这个角度,(关注)人才的培养,我们平常有时候说这件事很简单,小儿科,结果把小儿科给看低了,就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现在最缺的是小儿科艺术。小儿的病是最难医的,因为他不能表述他的感受,造成社会的人才紧缺。
出诊
郭绍纲
1976年
99×168 cm
布面油画
曹崇恩
时代在变,创作初心不变
过去做石雕,我都是自己打刀,用钢来打,现在都用合金了,也不用自己打了。所以现在工具变了,以前用手磨的,现在有打磨机了,时代在前进,电器也在发展,慢慢改变过去一些东西。 但一个雕塑家在塑造一个人时,首先要了解他,他的爱好、喜怒哀乐都要了解,同他聊天交朋友,要有一段时间去接触、去熟悉他的爱好等各方面,不能光拿一个图像就开始做,这样是不行的。艺术家应该有他的想法,观察方法、思维各方面都要跟上,这个是不变的。
胡一川头像
曹崇恩
33×30×60 cm
铜
梁明诚
给年轻艺术家的建议
锲而不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里面的含义包括专心致志,别无旁物,不要有私心杂念,不要有过分的名利思想,你付出劳动有所成就,名和利就自然而来。很多人年轻不懂这个道理,拼命去追求名利,没用的,追求不到的,哪怕你以为追求到了名利,是假的名利,没用的,虚的。历史承认你真的有名而且有利,这是历史承认的,历史回报给你的,不是你向历史要来的。名和利不是主观追求就有的,这是客观后果,不是动因,而是结果。
钢琴
梁明诚
1990年
铜
曹国昌
创作需要感受
人呢,搞创作的时候,不是你想搞就搞的,比如我们经常习惯于某一个展览时间到了,上面派一些任务下来,你就按一些题目搞创作,经常是这样的。比如第几届的美展来了,这一届的主要题材有什么,列了很多项,就按那些考虑。这些是对画院,对雕塑工作室,这些专业机构提出来的,而作为我的习惯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在某一件东西里面切入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什么感受,可能马上做了,所以说不清楚我什么时候感觉到了。所以你问到底你怎么搞什么创作?我是对着木头在想的时候。假如我有感觉了,我就来了,没有感觉,你踢我,我都不动一下,动不了,不想动。
海岛民兵
曹国昌
1974年
38×42×3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