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04 09:13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正值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日,一场名为“你可知我的感受”自闭日公益体验于4月2日上午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与往常开幕式台下落座的画家、学者不同,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自闭症公益组织带来的自闭症儿童画展,而台下就座的大多是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长。
正如 “你可知我的感受”的展览名,此次展览试图让更多的人走入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孤独、无助与敏感,以呼吁全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消除公众对自闭症认识的误区,开拓自闭症孩子们的未来之路。“上海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创始人陈洁说,今年的体验展希望从自闭症患者的第一视角,唤起公众对他们心里的体悟,也希望更多的人去理解和相信孩子,给他们更多的支持。”
展览现场
目前,全球有7600万自闭症患者,仅中国自闭症患者就达1300万,发病率133:1。在中国,这个被遗忘的群体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尽管他们常表现出拒绝交流、行为重复、兴趣范围局限等特点,但他们也在自己的世界,独自闪烁,他们中的有一些拥有某些艺术的天赋,或者用艺术疗愈疾病,但更多“星星的孩子”却需要家庭始终的陪伴,他们细腻、敏感,认为只有家是安全的,一旦走出自己的家就因为恐惧而无所适从。
此次“你可知我的感受”展览和相关体验活动,正是从星星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公众走进星星的内心世界。
中国台湾自闭症孩子的作品
为了让公众直观体验到自闭症人士的感受,展览现场设有“孤独箱体验”,孤独箱看似色彩缤纷,且有一些玩具,但实际是配合电子声控设备模拟自闭症人士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声音敏感,触觉异常,及在人群中被忽视的感觉。
参加展览开幕式的长宁区副区长徐静主动走入孤独箱,在经过几分钟的体验后,徐静感慨地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在孤独箱的嘈杂环境中,我的直观感受是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内心一直处于不安、恐惧的情绪中。这种体验可以让社会更多地关注自闭症人群。”
通过此次活动她也更了解“星星的孩子”及其家庭的自强和不易,而希望通过政府层面给与更多的帮助。
孤独箱
展览开幕式上,多年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复训练与辅导的非营利性民间机构“上海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的老师创作设计的小品《自闭人生》,展示了“星星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每天经历的,被众人误解和叹息,被学校拒收门外,对未来感到无望,为了让公众感同身受,现场邀请了一名公众参与小品,体验“自闭人生”,在小品进行过程中,当体验者面对来自公众、小伙伴的不理解、排斥、甚至恶语相向时,她留下了泪水。
下了舞台,她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作为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成人,面对那些语言,我都感受到无助,只能流泪。我很难想象那些‘星星的孩子’经历那些言语时的心情。” 当面对学校拒收、父母叹息、众人歧视的环境,公众需要了解星星孩子的现况,给予他们真正理解、包容与接纳。
“星星的孩子”在ECTA扩大性沟通的帮助下写下感受
来自中国台湾宇宁身心诊所的自闭症学员在ECTA扩大性沟通的帮助下,用独特的绘画作品结合电脑打字表达丰富内心世界的诗画作品,现场一名“星星的孩子”将自己的心情通过电脑打字呈现:“我是将来靠己自立的画家,自闭症只是我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心里像时光倒流,我就是这样大的”“我听到弟妹们得爱求(的哀求)声音很苦”。
这些只言片语,展示出“星星的孩子”丰富的感知和自强不息的人格。展览现场展出的中国台湾宇宁身心诊所的自闭症学员的作品,在色彩斑斓、诗画结合中,体现他们内心不为人知的丰富多彩。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样的诗画是出自低口语的自闭症孩子之手。
中国台湾自闭症孩子的作品
与中国台湾孩子不同,上海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艺术班学员呈现的是水墨画作品,这些作品虽看似轻描淡写,却在肆意挥洒中含有中国画的诸多元素。
据指导老师介绍:“每一张作品的完成都不容易,每张作品呈现的面貌也可读出孩子的内心。水墨画所用的宣纸本身轻薄,泼墨未干之时,几乎吹弹可破,有些“星星的孩子”的作品在此时就破了,而有些很好的作品,也会被孩子在情绪宣泄时破坏。”
上海自闭症孩子的作品
自从2008年第一个世界自闭日开始,爱心人士便一起为“星星的孩子”和家庭呼吁倡导。在第十一个世界自闭症日之际,来自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选择了20幅台湾小朋友的作品,由20位主持人来朗诵这些诗画并在整点通过“经典947”广播放送,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星星的孩子”也是上帝赐予父母的礼物,他们的成长之路也一样有痛哭,有泪水,有委屈,也有欣喜。
然而,“星星的孩子”在16岁之前,几乎成长在家庭的庇护之下,成年之后如何走上社会也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需要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_______________
“星星的孩子”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