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11:52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这个是孙悟空,这个是叮当猫……”在昆明市大观楼的一角,一个2岁大的小孩正在面塑手艺人吴应德的桌子前,指着几个面人咿咿呀呀地说着。活灵活现的面人让小孩子一眼就能认出,吴应德对此甚是“骄傲”。他说,“小孩子对动画人物的形态敏感度非常高,如果做的面人不生动形象,孩子连看都不愿意看。”
面塑,俗称“捏面人”,1979年,受家里几代人的影响,18岁的曲靖人吴应德开始和父亲学做面塑。面塑由小麦、汤圆粉等制作而成,以前面塑叫做席面,大多为贡品,色彩主要以红、绿、蓝为主,可直接食用,吴应德只用把面塑人物的形态捏好后,简单涂色即可。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对面塑的需求已经从食用转变为了观赏,“更多人想要的是可供摆放的工艺品。”吴应德说,这样的转变对面塑的制作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人需要更加生动,形态也要更加丰富。
为此他制作了不同颜色的面粉,并加入了防腐剂,以便长期摆放。同时他不断提高技艺,创作新的动画形象,久而久之,吴应德的面塑手艺得到了家乡人们的认可。1995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吴应德来到了昆明。
每天,吴应德会看动画书、动画片,了解时下最新的动画人物,寻找创作灵感。奥特曼、愤怒的小鸟、小猪佩奇……只要小孩子们能够想到的动画人物,吴应德都能够做出来。同时,吴应德不忘对传统名著里的动画人物形态进行创新和加工,力图让名著里的动画人物越来越生动形象。
简单的面塑人物,吴应德仅用2-3分钟即可完成,难度较大的面塑,他也只用10-20分钟就能完工。娴熟的手艺,齐全的动画人物,活灵活现的面人让吴应德小有名气,2005年,受昆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之邀,吴应德成为了其中一员,最初他只是对有了更大的市场而感到开心,但是逐渐地,他开始觉得面塑不能仅仅只是零散的几个小玩意。
2009年,吴应德一家三口和其他两位民间艺人用近三个月时间打造了大型面塑作品《时代的脚步》,作品在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上一亮相,便技惊四座,这幅作品由1000多个面塑人物构成,主要反映了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昆明城时的情景,同时生动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昆明的市井生活。
2015年,吴应德和几十位民间手工艺家共同制作了长达21.6米的面塑作品《茶马古道》,该作品展现了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场景,融合面塑、微刻、雕塑、烙画、剪纸、草编、竹编、扎染、刺绣、青铜器等多种民间工艺文化,再现了南丝绸之路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人文历史,反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长久以来的民间交流和文化融合。
“我会一直去传承面塑技艺,让更多人学习并热爱。”吴应德说,“希望尽自己所能,能付出多少我就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