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讨论“具象”绘画在当下的多种可能性

时间:2019-07-15 11:59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参展艺术家:尹朝阳、倪军、宋琨、康海涛、章剑、周文中、齐星、陈卓、江山春,展览邀请独立策展人鲍栋撰写评论文章。

展览时间:20190718-20190908

展览地点:偏锋新艺术空间

展览介绍:

偏锋新艺术空间2019年07月18日推出“藏锋敛锐-具象绘画群展”。具象绘画之所以在中国当代绘画中成为主流,是由于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背景。经历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成长之后,从传统中走来的具象绘画更国际、更当代。此次展览以问题化的角度,通过呈现艺术家尹朝阳、倪军、宋琨、康海涛、章剑、周文中、齐星、陈卓、江山春等学院精英化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个案,重新讨论“具象”绘画在当下的多种可能性。

在中国自己的美术历程中,“具象”概念的经历虽与西方不同,但也足够复杂。它的提出不是为了针对“抽象”,而是为了既区别于早已抛弃掉再现性、形象性的当代艺术,也区别于固守在单一风格合法性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实际上,从一开始,中国的当代绘画就是在这个夹缝中生存与生长,一方面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无法立即放弃他们所受到的写实主义美术与现实主义美学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在这个教育背景上寻求在当代艺术的“国际语境”里形成当下的艺术语言与方式。因此,具象绘画成了一种中和的,但又尊重本土美术线索与现实社会情境的实践路径。

中国当代绘画中的“具象”正是“写实”逐渐从“现实”剥离而出的结果,和其西方的同类一样,它也是一个主动性的、自主性的概念,用来收拾和整理那些各种激进主义冲杀之后的残局。而对于今天的中国,它又包含着一种警惕“国际潮流”而返求自身百年美术传统的意味。在这个意义上,概念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我们共同的经验。如果我们暂时无法给出更确切的命名,那么或许可以从“具象”出发来讨论出那些始终无法绕过的经验与历史。

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们具象的风格与路径各异,尹朝阳、康海涛、章剑把外部的风景与内在的情感、情绪,以及绘画过程中的身体体验融汇、扭结在了一起,把实在的风景转换成了一种心理的情境;倪军则从绘画史的经验出发,把十九世纪外光绘画的趣味投射到他所面对的眼前事物与精神世界中。宋琨、陈卓则把学院写实的风格和技法运用在了象征性的人物形象和物像关系中,以此趋近着一种超验的精神性。周文中则是用可识别的形象构建了一个非现实的空间,进而把画面变成了一个表现与戏剧的场域。齐星、江山春则是高度细致地描绘着眼前的实在,用一种极度自然主义的眼光和手法带领我们观看着现实中的每一个不自然的细节。他们的艺术作品与实践并不形成潮流,也无需成为样板,但却意味着对集体及自我经验的坦诚与肯定,在今天或许这样才包含着一种真正的当代性。

展览作品:


尹朝阳 嵩谷 布面油画280 × 180 cm


倪军 五蓝鲍2019布面油画60 × 80 cm


宋琨 地藏六使者-宝藏天女, 2015布面油画,水晶树脂,LED零件,玩偶树脂眼220 × 140 cm


康海涛 隐秘汇合, 2017-2018纸板丙烯,墨 175 x 252 cm


章剑 后海系列, 2011布面油画 250 × 200 cm


周文中 不速之客 2017 布面油画 180 x 210 cm


齐星 天年 2009-2014 布面油画 150 × 180 cm


陈卓 忧思之月 2017 布面油画 80 × 140 cm


江山春 岳 2019 布面油画 直径 60 cm


上一篇:上海幻觉艺术博物馆:“眼见未必为实”的外滩新地标
下一篇:她画画不用笔,在ins狂吸24万粉丝,简直逼人“剁手”!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