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4 10:49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今年(2020,庚子年)是北宋大文豪、书画家苏轼诞辰983周年。2020年1月13日,即农历腊月十九则是苏东坡诞辰。1月11日下午,上海安簃艺术空间举办了“有间书房”系列展的第三季,征集以苏轼为主题的藏品展出,同时专门举办了“寿苏”座谈会,邀请上海书法界、碑帖研究界等相关学士探讨了苏轼研究及对当下的意义。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知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二十岁时,苏轼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人生跌宕起伏。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苏轼像
东坡藏品展
在上海安簃艺术空间的现场,可以看到如白谦慎、黄朋等人的书法作品,或是摹写苏轼的字体,又或是以自身笔意书写东坡名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西江月》等。
案几上,策展方则摆放了不少当下收藏家所收藏与东坡相关的碑帖善本、石刻拓片等。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的藏品包括宋刻《丰乐亭记》、 宋石清拓《表忠观记》、 明拓《晚香堂苏帖》、 宋石清拓《雪浪斋碑》、书学专家水赉佑《姑孰帖考》手稿等。
展览现场,白谦慎书苏东坡诗
同时,策展方以文房清玩、木石器物做搭配,更为观者营造了文人当下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态度。在此环境中,参观者可翻阅观看“苏轼主题”藏品,感受东坡居士的魅力。而文人与文玩互文见义,正是安簃艺术空间“有间书房”系列所追求的展陈方式。
宋刻《丰乐亭记》
北宋庆历间,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时所撰,初为小字浅刻,元祐六年苏轼任颍州太守,应滁人之请重书大字并刻石,与同时书《醉翁亭记》并为苏书大字代表作。原石立于滁州,毁于北宋元祐党禁,存世最早为南宋木刻,亦久佚,明嘉靖覆刻石于滁州者,几不成型。宋刻锋锷毕露,精气四射,向为世重,潘祖荫、罗振玉皆曾以获宋本自矜。今仅见北京故宫藏陈焯本、上海图书公司藏罗振玉跋陈承修本等寥寥数件。所展淳石斋藏本,为宋刻宋元间旧拓。
宋石清拓《表忠观记》
北宋初年为表彰吴越王钱俶家族建表忠观,即今杭州钱王祠,元丰间立碑,共四块八面,由苏轼撰文并书。苏时值壮年,书法丰骨俊逸。碑久仆,明嘉靖中知府陈柯重刻,清乾隆初掘地出宋碑两块,乾隆五十六年钱泳移碑至钱王祠,与明碑并立。宋碑毁于文革,今仅存明碑三石。苏碑宋刻极少,展出者宋石清拓,“劝忠”二字尚存,或初出土未移碑前所拓,传世所见此为最先。
明拓《晚香堂苏帖》
晚明松江名士陈继儒,嗜好苏书,集刻《晚香堂苏帖》二十八卷,蔚为大观,传世全者几无,后有清人姚学经辑刻十二卷同名者,赝劣不可拟。今展出明拓清装零册,所刻为苏书名迹《祭黄几道文》,原作曾由费屺怀、顾文彬递藏,今归上海博物馆。此拓刻工精湛,纸墨莹润可爱,有近代藏书大家四当斋主人章钰墨笔题签。
宋石清拓《雪浪斋碑》
宋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定州时,获一黑质白脉奇石,极为喜爱,名曰雪浪石,琢汉白玉芙蓉盆贮之于府衙后园,将书斋名定为雪浪斋,并撰斋铭。此碑线刻雪浪石图并苏榜书“雪浪斋”及行书斋铭,久立于雪浪石侧。立碑者未详,元人即有记载,为宋刻无疑。又有刻斋铭于盆唇之上者,亦未详何时何人所为,而后人多仅知有盆铭,不知尚有斋碑。乾隆曾命张若霭依此碑图重绘一轴存于避暑山庄。原碑现已移至河北定州碑林。此为晚清整纸旧拓,今藏淳石斋。
清拓赵孟頫《后赤壁赋》
原石今在松江醉白池公园。明代上海潘允哲出知湖北,借嘉兴项笃寿藏赵孟頫真迹刻于黄冈,碑久毁。康熙间徐十峰得潘刻旧拓,摹刻于松江,并得赵绘东坡笠屐图石刻一块。嘉庆时松江知府赵宜喜购得后赋及笠屐图刻石,与旧刻赵书前赋(实明人伪作)合璧,置于府衙。后赋未署年款,以书风断,为大德元年前后,盖赵早年得意之笔,可与故宫藏《二赞二诗卷》相匹。笠屐图刻石今在松江博物馆。此次展品为清拓本。
寿苏雅集
“寿苏会”源于中国古代,是纪念宋代文豪苏东坡的一项传统,在明清时期最盛。“寿苏”就是为苏东坡祝寿的意思。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在一篇谢表中对新法多有不满,因此被新党构陷,寻章摘句,竟然被罗织成欺君罔上的死罪。幸得高太后求情,王安石声援,苏轼才侥幸逃得一死,被贬黄州。这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也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经过此事,苏轼心情郁闷,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展览现场,碑帖专家水赉佑观看与苏轼相关的展品
当天下午,上海安簃艺术空间特此举办了“寿苏”座谈会,以纪念苏轼,并探讨了苏轼对后世、尤其是当下的意义。安簃艺术空间创始人梅俏敏、策展人顾默修以及中国美院金石文献博士研究生田振宇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希望以此次展览分享对苏轼喜爱。
座谈会上,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书学专家水赉佑谈及了自身《姑孰帖考》手稿流转的来龙去脉,也谈及了苏轼受文人喜爱的程度。他表示,“在清代人的诗词集子中,大多数文人作诗会引用苏轼的句子,而引用黄庭坚等人的诗词却很少。此外,历代举办寿苏会也比较多,有人还会在书舍展出与苏东坡相关的物品、如砚台、印章等。”同时,水赉佑还表示,苏东坡的碑帖,碑刻材料丰富,在当下,依旧有很多文献、史料值得整理。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宋史专家虞云国则谈及了“东坡人格”和“赤壁意向”。他认为,苏东坡既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学者、诗人、书家,才华的全面使得传统文人都崇拜他,得以树立了东坡人格。这种人格如何形成的?虞云国认为这是苏轼完美结合了道家和儒家,同时,这也与其待过监狱有关。“出狱后,他来到黄州,而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都是来到黄州后所做。乌台诗案对后人仰望他的人格起了一定的作用。”虞云国在谈及“赤壁意向”时表示,赤壁成为话题,苏东坡在此起了很大的作用,跨越诗、词、赋、散文,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意象。“南宋就有赤壁意向,苏东坡后,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写赤壁赋,明代很多画家也画赤壁,这影响到了之后的文化意象。”
虞云国在座谈会现场
书法家,碑帖研究专家李志贤以书法的角度谈论了苏东坡,并强调了楷书的重要性。
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专家仲威表示,历朝历代与苏东坡相关的碑帖内容很多,在上海图书馆的藏品中,有4件印象很深,分别是《赵清献公神道碑》、《郁孤台法帖》、《东坡铁如意拓本》哈少甫藏本和《东坡像蕉白砚》周梦坡藏本。但同时,仲威也表示,苏东坡在碑帖上对后世的影响相对较淡,源于影印技术的发达,使得各书家更倾向于临摹字帖。
展览现场,仲威(左)观看与苏轼相关的展品
此外,江苏省国画院副研究员黄朋谈及了自己热爱苏东坡的个人的魅力,喜爱其诗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中国美院艺术史博士孙田谈及了苏轼书法风格对后代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彭莱谈及了苏轼与文人画。彭莱认为,文人画概念起源于苏东坡,而赵孟頫是对文人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赵孟頫是苏东坡言语(文人画概念)的实践者,开启了文人画实践的潮流。在此之前,苏东坡是理念的提出者、或是某种风尚的倡导。苏东坡并不学习绘画,实践少,但并非不懂。他大量的题画诗,即以鉴赏的角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文汇报资深编辑陆灏讲述了展品《注东坡先生诗》(复制品)的流传过程,并以此道出盛行寿苏会的契机:苏轼撰、施元之、顾禧注《注东坡先生诗》的宋刻本在康熙年间被宋荦所收藏后,宋荦便请人补注。据说,补完之后便是苏东坡生日,宋荦为其祝寿。之后,翁方纲于乾隆年间得宋椠《施顾注苏诗》,如获至宝,自号曰“苏斋”。“ 期间,翁方纲共做了20多次(年)寿苏会,因此乾隆年间寿苏会十分流行。而寿苏会盛行的具体原因可能就在于这套书。”
翁方纲所藏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局部),现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展览现场,右侧为《注东坡先生诗》(复制品)
苏东坡不但对宋代及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而且传至东瀛和韩国。在日本,苏东坡成为最受崇敬的中国文人之一。在日本的室町时代,僧人写下了不少以东坡为题的诗文,当时也有很多人以苏轼为作画的题材,不少画家仿照《赤壁赋》的意境入画。昭和时代,也有人继续举办赤壁会,传承先贤的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