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1 12:20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中国美术馆七号展厅,一个高6米、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的展厅,这些天被数十幅气势恢宏、色彩斑斓的抽象画巨作所占领,颇具视觉感染力。
年近八旬的上海油画家蔡居的个展“雕琢复朴——蔡居抽象画展”于5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也是中国美术馆今年首次举办的上海画家个人作品展。几十幅抽象油画巨制,既是蔡居对自己艺术人生的一次回顾与总结,也折射了上海艺术家的文脉传承与对于艺术的执著。
这一展览由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主办,上海中国书法院等协办。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美术馆开幕式现场
“我今年79岁了,今天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想哭,我这一生,尽管生在艺术之家,却经历了不少坎坷,苦难,在父亲与长兄的影响之下,我一直痴迷绘画,日复一日要表现心中感受,执着而不知疲倦,绘画过程本身给了我莫大的快乐。我的艺术历程始终遵行一条原则就是创作必须来自生活,来自心里,有中国民族精神。”蔡居在开幕式上说。
油画家蔡居
据蔡居介绍,此次画展的作品,全部是抽象作品,且尺幅较大。为了筹备这一大展,他从去年初开始,特地新创作了几十幅大幅的抽象画。
展览现场
文化部原部长蔡武(左1)在展出现场
曾拜刘海粟、朱屺瞻等为师
蔡居生长在上海的油画世家,自幼随其父亲、知名画家蔡上国学画,他的父亲蔡上国是建国初期上海著名的油画家,其作品《老南瓜》由上海市美术协会收藏,并收入美协藏画展作品集中。他的兄长蔡亮原在浙江美术学院(现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授,也是位著名的油画家,其名作《延安火炬》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蔡居从小受父亲与兄长影响,之后又拜师应野平、朱屺瞻、林风眠学习中国画和拜师刘海粟、颜文樑、周碧初学习西画。
1950年代,蔡居的父亲蔡上国在书房
1950年代,蔡居和父母住在上海巨鹿路一所花园洋房里,母亲在上海交大图书馆工作,会做多种花样的蛋糕、烤面包等西餐,他家的房子因之就成了文化名流们常聚的地方。其父亲的诸多画界好友应野平、朱屺瞻、林风眠,丰子恺、刘海粟、颜文樑、周碧初、吴大羽、张充仁等为常客,都使蔡居得到浸染与滋润。? ?
蔡氏四兄弟
“那时候其他老师都没有拜师仪式的,就是朱屺瞻有个仪式,就是请他吃顿饭,然后到家来画画,之前因为我们两家相距一百米,屺老常常到这里来,在我父亲的画作上就画中国画。我那时小,看他们画时感觉蛮简单的嘛,就也拿起笔来画,临摹了一幅朱老的水仙花,拿到朱老家,对他说:‘屺老你送我爸的画忘了盖章。’朱屺瞻看了半晌,提笔加了一款,细心地盖了章,然后说:‘对你爸爸讲,选个日子在城隍庙老饭店摆酒,你这个弟子我收了。’后来就拜师了。”蔡居说。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他还作为父亲的助教,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80年代,又在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师从自己的长兄、知名油画家蔡亮。1992年,蔡居旅居海外,成为职业画家。他受过中西绘画的教育,有写意水墨画和写实油画的不同训练。他在学习和绘画实践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探寻中西两种不同绘画表现体系之间的差异处与相同点,也会体悟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与西方现代抽象画之间的同与异。
“我先后拜师应野平,朱屺瞻,林风眠习中国画,又习西画于刘海粟,颜文梁,周碧初等。水墨,油画都会画一点。倒是抽象画没有拜过老师,是自己摸出来的。”蔡居说,“从14岁学画,50年来从水墨到油画,从写实具象,到写意意象,从具象雕塑到抽象雕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美学追求的归宿,那就是抽象绘画。”
蔡居抽象画
蔡居抽象画《溢》
抽象画中的心灵直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蔡居经历了一些坎坷,1990年代移居南洋岛国印尼、马来西亚后,因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他从那里大自然景貌中获得的新的感受,对他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蔡居说:“我的这些抽象画实际上也是来源于生活。在东南亚的那些岛国上,有着很茂密的原始森林,早晨时雾气弥漫,给我的感觉就是色块,会移动的色块。在逆光时看,感觉就特别强烈,常常会有一种触动心灵的震撼。这些景象给了我创作的灵感,驱使我用画笔探索自然界充滿神秘的奥秘。”
蔡居作品,《荷花相尤》
蔡居抽象画《蓝色6号》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认为,蔡居的抽象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到中国文化的精神:“读蔡居的《岛居笔记系列》、《荷塘漫步系列》等作品,我们不难看到,他笔下的图像是来自异国他乡,但表达感情的方式深深地刻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他综合地吸收了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到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的观念和技巧,主要写印象,写包括幻觉在内的感觉,感叹与赞颂造化的神奇与奥秘,表现大自然中流动着和变幻着的形、光与色。蔡居是敏感于色彩的艺术家,他善于在和谐的色彩中运用强烈的对比色,以提高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他把中国水墨画的泼墨与泼彩法与西画色彩自动流、淌、滴、洒、甩、泼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色彩的点、线、面,其中包含着他原先的期待的效果和偶然获得的灵感。在创作过程中,他机智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控制画面出现的稍纵即逝的痕迹或符号,引势利导地使其转化为表现性的因素,为加强画面艺术的表现力服务。”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詹建俊在参观蔡居展览后表示,作为以意象性、抽象性艺术为主要探索方向的艺术家,蔡居的作品都来自生活,来自于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在艺术语言上,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蔡居作品,《赤道之恋》
詹建俊(右)在中国美术馆参观蔡居作品
美术评论家朱国荣认为,他的《赤道之恋》、《溢》、《无题》等作品让人想起在影视上见到的火山爆发的景象,火红的岩浆放荡不羁地奔腾而下,画面中的抽象图像就像是慢镜头的真实记录。而在《一雨成秋》、《荷4号》、《荷5号》等画中似乎能够感受到清气袭来的凉爽与滋润。这种超以象外之美,是一种诗化的抒情,也是一种辉煌的交响。蔡居有不少作品标题就是音乐的,如《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印象》、《高更〈我们从哪里来?〉幻想曲》、《贝多芬命运主题联想》等。抽象派的鼻祖康定斯基说绘画应该完全“音乐化”,即创造一种“视觉的音乐”。因为绘画与音乐在色彩、旋律、节奏等方面是完全相通的。
“有很多东西,特别是人的情感,我觉得最终无法用写实画法表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旅居印尼,在当地一些原始岛屿上生活,采矿、捕鱼,《蓝色6号》就是我整晚兜在渔网里,仰望着灿烂夜空所想。以《赤道之恋》这幅作品来说,看上去红彤彤一片,但却十足表达出我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蔡居说。
中国美术馆,蔡居抽象画展开幕式现场
参与此次展览策划的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执行会长、上海中国书法院执行副院长张耀伟认为,蔡居生于艺术世家,人生经历了不少磨难与坎坷,但他却始终拥抱人生,这些经历都投射到他的作品之中,因而让人感到厚重而灿烂。
此次中国美术馆开幕式上,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原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中国工商总局原局长、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主任周伯华、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原主任马文普、中国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总策划李小琳等参观展览并讲话。